Technical support
养殖技术

父母代种鸡的养殖方法:科学精细,保障优质种源——育雏期

浏览次数:106次 发布时间:2025-04-29

       在家禽养殖产业中,父母代种鸡的养殖至关重要。优质的父母代种鸡是繁育出健康、高产商品代鸡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家禽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以下将详细介绍父母代种鸡的养殖方法,涵盖从育雏期到育成期再到产蛋期的各个环节。

一、育雏期(0 - 6 周龄)

(一)进雏前准备

1. **鸡舍消毒**

       进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清洗。先用扫帚清扫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灰尘、杂物等,然后将鸡舍内的设备如饮水器、料桶、保温伞等全部移出,用清水冲洗地面和墙壁,对于顽固污渍可使用合适的清洁剂进行刷洗。清洗完毕后,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制消毒液,对鸡舍内空间进行均匀喷洒,确保无死角。消毒后,关闭门窗,密闭熏蒸24 - 48 小时,常用的熏蒸消毒剂为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熏蒸结束后,通风换气,直至甲醛气味完全消散。

2. **设备检查与安装**

       检查育雏舍的供暖设备,如暖风机、保温伞等是否能正常运行,确保温度能够稳定控制在适宜雏鸡生长的范围内(一般1 日龄雏鸡所需温度为 35 - 37℃)。同时,安装好照明设备,保证光照强度适中且分布均匀,1 周龄内的雏鸡需要 24 小时光照,以方便雏鸡采食、饮水和熟悉环境。另外,准备好足够的料盘、饮水器等饲养设备,并合理放置在鸡舍内便于雏鸡使用的位置。

(二)雏鸡选择与运输

1. **选雏标准**

       选择来自健康种鸡群、孵化质量高的雏鸡。健康的雏鸡应活泼好动,反应灵敏,眼睛明亮有神,喙、爪正常,腹部柔软,脐部愈合良好且无出血、肿胀现象,羽毛整洁有光泽。避免挑选精神萎靡、瘦弱、残疾或有明显疾病症状的雏鸡。

2. **运输要求**

       雏鸡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温、通风和防颠簸。运输车辆应提前清洁消毒,车内温度保持在25 - 32℃,可采用空调或暖风机调节温度。运输途中要适时停车检查雏鸡状况,避免长时间闷热或寒冷导致雏鸡应激或发病。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一般在出壳后 24 小时内将雏鸡运至育雏舍。

(三)饲养管理

1. **温度控制**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1 - 3 日龄温度保持在 35 - 37℃,之后每周降低 2 - 3℃,直至 6 周龄时温度降至 20 - 22℃。温度是否适宜可通过观察雏鸡的行为来判断,如雏鸡扎堆取暖则表示温度过低,雏鸡张口呼吸、远离热源则表示温度过高。

2. **湿度调节**

       适宜的湿度有助于维持雏鸡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和防止脱水。1 周龄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65% - 70%,随着雏鸡日龄增长逐渐降低湿度至 55% - 60%。可通过在鸡舍内放置湿帘、水盆等方式增加湿度,或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3. **光照管理**

      1 周龄内采用 24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3 - 5 瓦,使雏鸡能够充分采食和饮水,熟悉环境。从第 2 周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每周减少 1 - 2 小时,直至 6 周龄时光照时间控制在 10 - 12 小时/天。光照强度也相应减弱至每平方米 1 - 2 瓦,以利于雏鸡的休息和生长发育。

4.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保证雏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采食、饮水位置。1 - 2 周龄每平方米饲养 30 - 40 只雏鸡,3 - 4 周龄每平方米饲养 20 - 30 只,5 - 6 周龄每平方米饲养 15 - 20 只。随着雏鸡生长及时调整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造成挤压伤亡或生长不良。

5. **饲料与饮水**

        雏鸡开食应尽早,一般在出壳后24 小时内先让雏鸡饮用 0.01%的高锰酸钾水,以清理胃肠道和补充水分。之后改饮清洁的温水或深井水。开食饲料可选择优质的雏鸡专用配合饲料,营养丰富全面,易于消化吸收。饲料应少喂勤添,保持料盘内始终有新鲜的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1 - 2 周龄每天喂料 6 - 8 次,3 - 4 周龄每天喂料 5 - 6 次,5 - 6 周龄每天喂料 4 -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