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support
养殖技术

蛋鸡饲养技术:保障产蛋性能,应对高温挑战(二)

浏览次数:23次 发布时间:2025-03-31

 四、饲养密度与日常管理

(一)合理调整饲养密度

1. 密度确定依据

气温高,蛋鸡自身散热困难,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助于降低鸡群体温,减少应激反应。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类型、通风条件、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开放式鸡舍每平方米饲养 8 - 10 只蛋鸡;密闭式鸡舍且配备良好的通风降温系统时,每平方米可饲养 10 - 12 只。随着蛋鸡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影响蛋鸡生长和产蛋性能。

2. 扩栏与分群

根据饲养密度标准,当鸡群密度过大时,应及时进行扩栏或分群饲养。扩栏时要注意保持鸡群的相对稳定,避免过度惊扰蛋鸡;分群应按照蛋鸡的品种、日龄、体重、健康状况等进行合理分组,每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 200 - 300 只为一组为宜。同时,在分群过程中要做好标记和记录工作,便于后续管理和观察。

(二)日常观察与应激管理

1. 日常观察要点

饲养人员应每天定时巡视鸡舍,仔细观察蛋鸡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正常蛋鸡采食积极、饮水正常、精神活泼、羽毛光亮;若出现采食减少、饮水增多或减少、精神萎靡、羽毛蓬松、粪便异常等症状,可能是疾病或应激的表现,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特别关注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例如,当发现鸡群张口呼吸、翅膀伸展等热应激症状时,应立即检查通风设备和降温措施是否正常;当发现粪便稀薄、颜色异常时,要考虑是否存在饲料问题或疾病感染。

2. 应激管理措施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蛋鸡的影响。在日常管理中,保持鸡舍环境安静、稳定,避免突然更换饲料、饲养人员频繁变动、疫苗接种等操作。如需进行必要的操作时,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 C、电解多维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已经发生应激反应的蛋鸡群体,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增加通风量、降低饲养密度、调整光照时间等,缓解应激程度。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或益生菌制剂,调节蛋鸡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五、疾病防控

(一)卫生消毒

1. 鸡舍消毒

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带鸡消毒,可选用 0.1% - 0.2%的过氧乙酸溶液、0.05% - 0.1%的百毒杀溶液等广谱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消毒时要确保鸡舍各个角落、墙壁、地面、天花板以及设备表面等都能接触到消毒剂。消毒前应先将鸡群转移至安全区域或妥善遮盖好饮水器具和饲料槽,防止消毒剂对蛋鸡造成伤害。消毒后要通风换气,待气味散尽后再将鸡群放回鸡舍。

2. 设备与用具消毒

对料槽、水槽、饮水器、笼具等饲养设备和用具也要经常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清理一次料槽和水槽中的剩余饲料和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每周对饮水器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可浸泡在含氯消毒剂溶液中 15 - 2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笼具可定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暴晒干燥后再安装使用。

(二)疫苗接种

1. 疫苗种类与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常见的蛋鸡疫苗包括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禽流感疫苗、减蛋综合征疫苗等。例如,7 - 10 日龄时进行新城疫Ⅳ系疫苗首次免疫,滴鼻点眼;21 - 24 日龄时进行新城疫Ⅳ系疫苗二次免疫;60 - 70 日龄时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 疫苗首次免疫;120 - 130 日龄时进行禽流感疫苗(H5N1 亚型)首次免疫等。具体免疫程序可根据当地兽医部门建议和疫苗使用说明进行调整。

2. 疫苗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中,防止疫苗失效。在使用疫苗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包装、有效期、外观等是否有异常情况。接种疫苗时,要确保注射剂量准确无误,操作过程规范卫生。接种后要注意观察蛋鸡的反应情况,如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三)疾病监测与治疗

1. 疾病监测方法

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和疫病监测。可采用临床观察、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临床观察主要包括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形态和颜色等;血清学检测可用于检测某些传染病的抗体水平;病原学检测则是通过对发病蛋鸡的血液、组织、粪便等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确定疾病的病原种类。

2. 疾病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蛋鸡患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蔓延。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细菌性疾病,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控制疫情;对于寄生虫病,可采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避免药物残留对蛋品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要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

总之,高温天气蛋鸡饲养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综合管理。只有通过科学调控环境、合理调整饲料营养与投喂方式、加强饮水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做好日常观察与应激管理以及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和疾病防控措施等工作,才能确保蛋鸡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产蛋性能,为养殖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技术措施,实现蛋鸡养殖的可持续发展。